臉書幣五大迷思破解

有關Libra coin五問

果殼
8 min readJun 28, 2019

--

Libra 是「天秤座」的英文,也是臉書執行長馬克佐伯格在上週公佈的最新支付專案名稱。將來,你可能在臉書上,會用臉書幣Libra為單位,在計價或支付。

這次臉書發幣涉及的問題太廣泛,從法律、經濟到民眾消費,坊間有很多好文章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講解,我決定採用問答的形式來破除一些迷思,也藉這個機會,我希望更多非區塊鏈圈子的人,了解到他的最新進展,讓更多人瞭解區塊鏈的實際應用。

1 問:臉書的野心是什麼?

臉書要做的,是一個跨境支付與個人財產儲存的新體系。你要稱他為新金融、金融殺手或是加密貨幣支付都行,但我不認為有接近「可轉換禮券」的概念。

現在,還沒有使用過金融服務的人口約有17億人,信用卡、預付卡、銀行帳戶對世界上很多人來說是聽都沒聽過的,更別提在既有金融體系基礎下,開展出的第三方支付、行動支付。

這也是「普惠金融」一直提倡的,讓世界公民都有一個穩定可靠的金融體系可供日常使用。但過去20年來,中心化的金融體系始終無法全面地做到這點,2008年金融危機更是重創大家信心。

身為幸福幸運的已開發國家人民,臉書幣(Libra coin)就只是銀行、信用卡、Line Pay、Apple pay以外的替代選項之一,不過對於其他世界角落的人來說,臉書幣可能是唯一最可行的選項了。

2問:臉書libra coin,是一種可轉換的禮券點數嗎?

我認為這樣想,就太小看臉書了。

禮券的本質是商品或服務費用的預付,一種證券,表彰有一定價值。就像我買了7–11禮券,是為了未來使用7–11所提供的產品。

但臉書幣的重點是讓人民的資產,有一個媒介來儲存,並且在有移轉需求時,透過Libra私有鏈來完成匯款,概念有點像微信的打錢,不過中間完全不需經過既有金融機構。不只是證券,未來可能變成一種「通貨」。

為什麼看完白皮書會有禮券的聯想,我認為是受到臉書幣的穩定機制設計所誤導。

Stable coin當初被設計出來,是為了解決加密貨幣的市價太容易隨著市場預期而有巨幅變動,不利於作為支付工具,因此,利用綁定現實世界某一種資產,來讓市價有一個明確的價格依歸。

而這次臉書幣不採用一般市面上的穩定幣穩定機制:綁定某種法定貨幣,例如USDT就鎖定美元,擔保隨時有足夠的美金儲備,來提供USDT做1:1的兌換(有點像過去美元的黃金儲備)。

臉書幣將不會使用單一貨幣做為儲備金,而是用低波動性資產,像是穩定國家的中央銀行的現金和政府債券,這種模式類似聯準會的SDR(有關SDR解釋可見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303887496/posts/10214670401176049/)。

讓使用者用臉書幣換回政府債券或央行現金,老實說換了也沒意義,一般人不會有這種需求,真的有需求的,已有很多現存的投資各國股市與債券的管道了。

重點來了,臉書將會推出的另一個產品:加密貨幣錢包Calibra ,臉書幣與錢包雙劍合璧,讓用戶相互轉移資金,並在本地端存儲他們的臉書幣,來做到臉書的遠大夢想。臉書要做禮券點數嗎?我認為不是。他要做的是更大的東西,讓人類在不自知中忘記了自己正在使用區塊鏈,像上網一樣簡單。

3問:(有網友接著問)臉書幣就跟禮券一樣,可以私下拿給朋友做交易,不需要經過金融機構啊?

Libra coin的確有部分概念跟運作模式像禮券,可以相互對照,也一直有人在討論ICO的Token性質是不是類似禮券。
但臉書幣與禮券我認為最大的不同在於,禮券必須限縮在某個代幣經濟模型中,在這個生態圈裡,可以使用我的Token(禮券)來換取服務。超出特定的生態圈,例如出了統一企業集團以後,7–11的禮券就沒用了。

通貨,概念上是世界流通的,可以作為計價單位,可以不限於某特定事業集團創造的生態圈裡,而從Libra計畫所找到的合作夥伴可以看到:

這個計畫將是將是跨生態圈的,從支付、電商、音樂、訂票到信用卡都有,因此,臉書的目標更接近是創造一個新通貨,而不是禮券。

4.問:Libra到底算不算加密貨幣?

算也是不算,看你心目中認為的加密貨幣門檻在哪。

最初代的加密貨幣,也是公認最成功的區塊鏈生態圈,是比特幣。 臉書幣跟比特幣的差別最大的差別是,比特幣採用非許可型(permissionless)的架構,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電腦設成節點,都可以參與投票。政府與任何組織很難「關掉」比特幣。任何惡意者基本上必須說服 51% 的算力同意某件行為,才能達成。而Libra 採用「許可型」(permissioned)的管理方式,從源頭控制驗證者的身份。一開始只有臉書的好朋友能成為這 100 位會員之一。萬一這些會員有一天決定關閉 Libra,所有人的 Libra 幣就灰飛煙滅。

非許可與許可型的選擇是一種取捨,選擇非許可型,可以做到去中心化。然而比特幣高度去中心化的代價是交易效率不佳、可擴展性差。 Libra 想成為世界性的虛擬貨幣,就選擇了較集中化的架構,好處是交易速度快,代價是世人對其過度中心化,甚至是臉書一首壟斷的質疑。

Libra也留下了一個伏筆,白皮書說目標是要做到非許可型的blockchain,但應該要落實也是很久以後的事了。

有一篇網路文章說到:

臉書幣不是虛擬貨幣,因為他不像比特幣或以太坊那樣,獨立於現有任何法幣的發行基礎之外,而是要以法幣來購買。

我認為這是很奇怪的解讀。

你可以說Libra不夠去中心化,Libra association仍是由臉書所操控,也可以說,許可制區塊鏈根本上與比特幣、以太幣不同,後者才能代表區塊鏈的精神。但不能否認Libra coin與比特幣、以太幣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,非基於單一機構發行的虛擬貨幣(或者稱加密或密碼貨幣),除非你的虛擬貨幣定義更特殊。

5. 問:Libra是貨幣嗎?

是,也可以不是。會有這個問題是因為同篇文章提到:

由於Libra不是貨幣,所以各國政府從財政與總體經濟面沒有反對Libra的理由。

這個解讀有兩個謬誤。

一是,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共識,當區域內的人得到相當共識,貨幣就出現了,例如以前的貝殼、黃金、紙鈔(詳細說明可見這篇:https://www.blocktempo.com/what-is-consensus-from-several-…/ )Libra coin不會是法定貨幣,因為他並非由單一政府所發行。但他是不是貨幣,不是現在誰說了算的,而是看未來,共識能不能形成。

二是,臉書幣有太多財政與經濟面可被政府反對的理由。先舉一例:臉書幣的穩定機制不是以美元為綁定,Libra coin發展無助於美元霸權的維繫,甚至是挑戰,因此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更直接呼籲:

請臉書暫停Libra計劃。

臉書幣本質上就是要在民間形成一個新的「共識」,這個共識不是單一國家說了算,而是由使用者相信Libra這個共識機制,讓臉書幣變成流通計價的通貨,甚至成為標準,你要叫他代幣、穩定幣,還是貨幣,也沒有這麼重要了。

比特幣、臉書幣的出現,可以讓更多世人發現,法定貨幣在某些面向上可以被取代。

也因為如此,臉書幣變成是挑戰世界的烏鴉,也讓包括美國在內,成為世界央行公敵,美國會阻止一切讓美元弱化的因素,其他各國,也有更強的動機去監管甚至圍堵他。

在Libra白皮書正式發佈後,法國已經組成專案小組,名目上是防止洗錢,但政策防堵意味濃;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更直接呼籲暫停Libra計劃;甚至台灣金管會也跳出,主委顧立雄表示:如果臉書Libra涉及匯兌,要經過政府「特許」才能做。

如果沒有涉及到財政、甚至整個金融體系的根本,殊難想像各國為何有這麼大的反應。但又話說回來,這也是區塊鏈當初被創造出來要做的事,對數字金融作出改革。

總結來說,我對於臉書投入這項新計劃是看好的。很多人說區塊鏈始終無法落地,一項新科技的真正落地,應該是使用者根本沒發覺自己正使用他。

就像上網,你根本不會意識到背後有多少複雜的技術架構。我常說,臉書幣帶來的意義是,人類爺爺奶奶輩與區塊鏈的第一次接觸即將發生,而當你在使用臉書幣購物、發零用錢時,不用知道臉書幣究竟是如何運作的,一切交易就完成了。

對於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進展,我拭目以待。
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請幫我們拍手20下。 
記得Follow
讓我們與你分享更多好文章。
更歡迎你在文章底下留言,我很樂意也期待跟你討論或聊天!

--

--

果殼
果殼

Written by 果殼

Blockchain哲學家| 寫出觀點,看到對話,找到果殼。| 法律諮詢、合作請至果殼臉書:https://goo.gl/TmwbtT | Web: https://mrshellmed.weebly.com/

No responses yet